消費日報網 > 深度解析

用大數據發餐補 “飽”暖學生心

時間:2019-09-26 10:22:15 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運用大數據計算,精準地將用餐補助直接發放到203名學生的飯卡中。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悄悄”地補助,目的是讓學生享受到國家政策的同時,減輕心理負擔和壓力。

  學校采取這樣的方式資助學生,其實事出有因。早些年,助學金、貧困家庭補助金等好政策,執行起來卻出現了負面效果。個別高校甚至讓貧困生上臺演講,敘述家庭貧困程度并以此作為補助金發放依據,結果被指責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該校采用這種方式悄悄地補助貧困生,至少從出發點上是值得贊賞的好事。

  更妙的地方,在于此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采取了大數據的篩選方式。以往高校給貧困生公開打上“標簽”的行為,其實本來是出于更好地篩選出真正貧困學生的目的。但傳統的辦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難以有效地篩選出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大數據則在無聲無息間解決了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通過大數據應用,學校對于貧困生有了新的界定:每月在學校用餐60次以上、每天吃飯花銷低于平均值8元。通過以上數據,基本可以確定這200多名學生在飲食花銷上比較拮據的事實,學??梢苑判牡?、盡最大可能地覆蓋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真正將好政策落到實處,保障這些學生的校園生活。

  應該說,這是一次新技術應用的典型案例。未來必然是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時代,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工具如何應用,便成了人人關心的問題??茖W技術并不具備情感,從歷史上看,很多新技術最后都成了一把雙刃劍。

  以智慧校園為例,同樣是大學校園,有的學校用人工智能加監控技術對課堂上的師生進行技術分析,甚至評分,以此作為學生是否聽講、課堂效果優劣的依據,引發了侵犯隱私權的抗議聲浪;而這所高校則把技術運用在人文關懷上,冰冷的技術背后讓人感受到了校方暖暖的溫情。

  人文關懷從來都是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用新技術、大數據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隱私,顯然有利于將這種關懷傳遞下去,讓學生從這種行為中上了一堂生動的人文關懷課。

  當然,對于學校來說,大數據助學也表明了新時代教育工作的一些變化,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那就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價值取向應該以學生為中心,無論是教學、管理還是校園建設,其核心都是學生。唯有如此,高校才能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消費日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消費日報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消費日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消費日報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消費日報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消費日報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消費日報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
7. 聯系郵箱:xfrbw218@163.com  電話:010-67637706

標簽:
編輯: 喬嬌閣
相關新聞
在线购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