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味食品:吊銷營業執照4年的客戶還有購銷業務
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味食品)由于受原供應商金安生產毒牛油事件的影響,2015年再次暫緩IPO,2018年又重新啟動了IPO申報,并成功通過發審委審核于今年4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天味食品是一家致力于川味復合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川味復合調味料的生產企業。
至今雖已登陸上交所交易數月,但仍有投資者質疑對其IPO期間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水電氣數據異常、財務內控缺陷及吊銷營業執照4年的客戶還有購銷業務等系列問題
商標轉讓惹爭議
此前有中國經營報報道顯示,成都市天味食品廠成立于 1993 年 5 月,由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財貿辦公室組建,幾經變更,由成都市金牛區商務局承繼對天味食品廠的出資人權益。在1999 年下半年,商務局將 “仁人歡”、“好人家”、“大紅袍”商標按14萬元轉讓給新設的成都天味,但并沒有履行相關評估、審批程序。值得注意的是,鄧文曾擔任食品廠的法人代表,該食品廠于1999年下半年停業,成都天味就成立于1999年6月。
為了完善國有資產的手續,本該在1999年就進行評估的國有資產評估工作,在2010年12月16日才由北京六合正旭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且以 2001 年 6 月 30 日為評估基準日,以成本法為評估方法,對“仁人歡”、“好人家”及“大紅袍”三個商標評估值為9.86萬元,至此,成都市天味食品廠才正式在2010年12月注銷。
對于這三個商標是否屬于國有資產?經過區商務局、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國資委的確認,都認為沒有國有資產流失,但是,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成都市天味食品廠的公司性質顯示為:全民所得制。
但是業內人士分析,一般來說,商標資產評估一般是優先采用收益現值法,實在無法確定才選用重置成本法(而不是歷史成本法)。在2010年對1999年轉讓的商標重新評估時,從2011年營業收入5.76億元估計2010年時營業收入已高達4-5億元左右,這三個商標的價值在市場上已有評估基礎,評估值將是非常巨大的,沒有理由再采用歷史成本法。
水電氣數據反應異常
招股說明書顯示,調味品在2014年來增長大幅減速,行業銷售額增長較小,2014-2017年全國銷售收入分別為2649.06億元、2870億元、3064.10億元,記者從網上公開資料找到2017年為3220億元,復合增長6.7%;從發行人的財務報表來看,2014-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8.95億、8.68億、9.84億和10.66億元,復合增長6%,公司收入增長水平僅為行業平均值。這一點,也可以從全國餐飲業增速情況表中得到印證,2014年以來除2015年異動外,增長基本也是這個水平。
但是,天味食品的營業利潤,2014-2017年分別是1.62億、1.4億、2.03億和2.02億元,復合增長7.6%,高于收入的增長。
其中,令人感到蹊蹺的是,天味食品2015-2017年在產量連續上升的情況下,用水量、用電量和用氣量卻連續下降,使得每銷量消耗的水電氣連續下降,尤其在2017年用水電降幅16%、用電降幅9%、用水降幅8%以上。
對此,天味食品解析是加成成本管控所致。業內人士認為,全方位的大幅降成本似乎并不科學,有虛構收入的嫌疑?
天味食品的毛利率似乎也在表示發行人的利潤的存在異常性,比如2015-2018年1-6月份,竟然比行業知名度影響力更高、經營規模更大的上市公司頤海國際每年的毛利率還要高,雖然招股書解析說其實剔除關聯交易后的毛利率是低于他們的,但是仍在同行業中處于較高的毛利率水平,這讓人難以信服。
回款的內控制度存在缺陷
實際上,除了對收入合理懷疑外,天味食品的回款內控也形成了收入確認的重大缺陷。
招股說明書顯示,天味食品客戶回款是通過其《產品銷售合同》指定的付款賬戶進行支付貨款,但證監會反饋后的新一稿招股書披露,發現銷售回款多種多樣,有從對公賬戶回款的,有經營者賬戶回款的、配偶賬戶回款的、經營者父母賬戶回款的、經營者子女賬戶回款的、第三方賬戶回款的。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發票管理辦法及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相關規定,開票單位與付款單位或收貨單位須一致,否則很容易發生舞弊行為,尤其是對于大量采用現金結算或非對公賬戶結算的行業,如農業、餐飲業、服務業等,收入確認相關的內部控制非常重要,主要對于收入及成本確認的完整性難以判斷,容易操縱業績,如果無法解釋財務指標的異常波動,可能會被認定為內控有缺陷。發行人雖然披露了回款方式的多樣性,但是截止2018年上半年,從非對公賬戶回款的比例仍保持較高的比例,并沒有減少或消失的跡象,因此,收入確認的真實性難以得到保證,公司仍有業績虛增的漏洞。
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比對標企業更寬松
招股書披露,天味食品的固定資產原值高達4億元以上,其中45年折舊年限的房屋及建筑物賬面原值占比高達92.16%,即約2.77億元,而同行業房屋建筑物的折舊年限最長的佳降股份,也僅是40年限,一般以20年的居多,為什么比同行業的折舊要高?理由竟然是因為新建的固定資產,所以折舊年限要相對較長;不僅如此,同行業運輸設備的折舊年限基本為5年,最多為10年,天味食品就采用最高的年限,同行業辦公設備折舊年限一般為3年,但天味食品采用4-8年,基本上采用了行業最長的折舊年限。
在固定資產減值上,天味食品認為公司的成新率較高,所以不存在減值的情況。實際上,《消費日報》記者發現招股書披露機器設備的平均成新率僅為62.48%,基本處于使用過半的年限,并不是所述情形。
吊銷營業執照4年的客戶還有購銷業務
天味食品在2015年曾銷售給武漢群福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29.93萬元人民幣,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其實該公司早在2011年9月22日就已被吊銷營業執照了,雖然無法得知這幾年間是否還有其他的交易,天味食品銷售產品給被吊銷近4年的公司,收款是如何層層穿透嚴格的內控制度通過第三方非對公賬戶實現的?每2年一次的市場秩序檢查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經銷商突然發力采購,數據差異驚人,有經銷商因行賄被罰
招股書顯示,天味食品對經銷商采取了一套科學的方法對經銷商的選擇和考核,但是,記者發現,哈爾濱市南崗區好人家食品經銷部是發行人重要的經銷商客戶,2016年有預收賬款123萬元余額,2017年銷售突然猛增到870.21萬元,2018年的銷售合同是5.7萬箱訂單,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該客戶2016年的銷售額2013年為5萬元,2015年為2萬元,2016年為3.5萬元(如下圖)。
為何到2017年和2018年突然發力進行大量采購?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通常是涉事企業的銷售收入有虛增的可能,銷售合同存在虛假銷售的嫌疑。
同時,2018年新進入前五的經銷商四川省和眾聯行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在2017年因商業賄賂被市場管理局罰款2萬元(如下圖)。
諸多疑問,《消費日報》記者向天味食品董秘辦遞交了采訪提綱,截止本稿刊發記者沒有收到答復。8月10日,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本報記者把相關問題函至中國證監會四川證監局,將結合相關部門的調查進展情況繼續跟蹤報道。
消費日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消費日報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消費日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消費日報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消費日報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消費日報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消費日報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
7. 聯系郵箱:xfrbw218@163.com  電話: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