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訊 (實習記者 暴夢川 文/攝)9月15日至21日,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展覽包括“喜迎黨的二十大,奮楫揚帆新征程”“科普托起強國夢,十年砥礪鑄輝煌”“新時代科普實踐,創新賦能書華章”“科普事業新發展,賡續奮斗向未來”四大部分,通過互動展品、實物模型、多媒體、圖文展板等形式,把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帶到公眾身邊。
二氧化碳“變身”天然氣
進入館內,記者在“等離激元 治碳制能”展區看到,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北京光合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的“等離激元碳中和技術”展項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等離激元二氧化碳利用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水分子打碎,可形成天然氣和氧氣。
現場展出的模型通過燈帶的示意模擬出局域等離激元效應激發時的能量聚焦現象,并展示了等離激元碳中和技術的完整應用場景?!盎痣姀S利用燃氣產生的熱量做功推動汽輪機發電,在這一過程中會排放二氧化碳,等離激元反應裝置捕集這些二氧化碳,并將它們轉變為燃氣。燃氣可以繼續充當火電廠的燃料進行發電,或者通過市政管道進入千家萬戶,從而實現能源供應的零碳綠色循環?!惫ぷ魅藛T介紹道。
工作人員表示,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能源,解決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是真正的“變廢為寶”。目前,這項技術已經進入到中試階段,在不久的將來會大規模推廣。
除了“等離激元碳中和技術”,在活動現場,地熱能開發、城鎮污水深度凈化等 “雙碳”相關前沿技術也紛紛亮相。
帶你感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近年來公眾格外關注的話題。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健康中國 食品安全”展區里,食品安全關鍵詞、中國居民健康素養問答、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引得觀眾駐足觀看。
在展區內,記者看到,益生菌、葉黃素酯、酵母蛋白、乳鐵蛋白、透明質酸鈉等在日常食品中經常用到的配料,被擺放在了展臺中。
來自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選擇這些食品配料展出,一方面是因為有許多種配料的生產技術在以前被國外壟斷,隨著我國食品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這些配料都已經實現國產化。另一方面,觀眾對這些配料并不是很了解,認為很多配料是所謂的食品添加劑。
“這幾天我接待的很多觀眾在看到這些配料時的第一眼就認定它們是食品添加劑,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這種情況說明大家對于食品添加劑不是非常了解,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向大家普及食品安全知識,讓大家了解食品科學?!?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工作人員表示。
現場觀眾鄧女士對記者說:“我之前對食品添加劑很抵觸,認為它們對人體有害,通過今天展覽上的知識科普和工作人員的講解,我認識到食品只要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其實不會有問題?!?/p>
在展區內,根據過去十年與食品相關的內容所羅列出的食品安全關鍵詞也成為一大亮點,“食品添加劑”“食品可追溯”“特殊食品”“未來食品”等紛紛上榜。
此外,“健康中國 食品安全”展區還舉行多場科普實驗和科普測試,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參與。
百余位科學家珍貴資料展出
除了科普內容,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筆鑒丹心——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覽也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辦。
據了解,本次展覽從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幾十萬件資料中,精選100余位科學家的150余件學習筆記、科研手跡、書信手稿等珍貴資料,其中有百余件手稿、照片是首次與社會公眾見面。
展覽分為“眾心向黨”“矢志報國”“心系民生”“求真探源”“揚善塑美”“紙短情長”“啟航新程”七個篇章,展現科學家手稿背后的科研故事與字里行間的赤子情懷。
在中島展柜里,一組來自1963年由核物理學家朱光亞批復的文件,吸引了現場多位觀眾的目光。1963年11月,作為我國核科學技術主要開拓者之一的朱光亞為了更好地完成研制原子彈的“596”任務,在批復文件中,對“596”任務的組織領導、基地建設、人員調配、隊伍建設等內容做了詳細的規劃和安排。
一位觀眾參觀完展覽后告訴記者,這些真實文件資料和科學家們所展現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他。
消費日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消費日報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消費日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消費日報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消費日報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消費日報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消費日報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
7. 聯系郵箱:xfrbw218@163.com  電話: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