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 > 魅力江西 > 生態旅游

江西浮梁:打造享譽世界的茶名牌

時間:2022-11-10 13:23:15 來源:消費日報網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不斷推進,茶葉種植銷售已然成為江西省浮梁縣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支柱產業。截至2021年底,浮梁縣茶園面積達20.02萬畝,可采面積15.82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1.15萬噸、農業產值7.8億元、綜合產值18億元。

  作為“中國茶之鄉”的浮梁縣,生態條件和地理優勢得天獨厚,森林覆蓋率達81.4%;產茶歷史悠久,其產茶、種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晉時期,曾創造了“浮梁歙州,萬國來求”的輝煌,自古以瓷茶文化聞名于世。茶,毋庸置疑,成為浮梁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名片”之一。

11.jpg

昌南雨針茶葉有限公司種植園

  “近年來,浮梁縣按照標準化、品牌化、規范化的要求,每年財政拿出近億元獎補資金,用于激勵茶農發展茶產業?!痹摽h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大力扶持培育茶葉產業鏈,截至目前全縣茶企已達75家,茶葉專業合作社162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7家,市級26家,部級合作社5家,省級專業示范社6家,加工流水線10條,從事茶產業人員達6.2萬人,年總加工能力達1.4萬噸。

  作為國字號平臺的浮梁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古樹茶園、高山茶園、品種園等稀缺茶山資源數百畝、現代有機茶園基地4000畝,輻射高標準生態茶園2萬畝,在上海、廣東、江蘇等地建立銷售網點,在天貓、抖音、快手等線上平臺建立銷售渠道。2021年,浮梁茶產品研發一經開啟,就推出了“重上井岡山”紅色文化產品、瓷茶水一體產品、唐宋元明清系列茶品等梁古樹紅茶,深受市場歡迎。

22.jpg

浮梁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品牌推介現場

  在做大做強茶葉一、二產的同時,該縣按照“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的茶旅一體化發展思路,探索形成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城鄉統籌發展格局,積極做好茶旅融合文章。

  據了解,近年來該縣高標準打造7200余畝觀光茶園,推動高嶺·中國村、史子園茶園景區化種植,實現“茶園變公園”;著力打造新佳茶園、昌南雨針、廣明茶廠等茶產業研學基地,開發集茶葉種植、管護、采摘、制作于一體的全過程自采自制旅游體驗項目,實現“勞動變運動”。

33.jpg

浮梁特色茶宿

  與此同時,該縣深入挖掘茶產業和旅游資源潛在聯系,探索浮梁茶與浮梁旅游品牌結合發展路徑,推出的《大唐茶市奇妙夜》實景演出,充分展現茶文化和景區特色。通過茶旅融合發展,集“采摘體驗、制茶體驗、自駕觀光、休閑養生、民宿餐飲”為一體,共解決5000名群眾就業,全縣年接待游客數超1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0多億元,呈現出“條條道路通茶園,串起珠鏈農家樂”的發展態勢,使之成為鄉村振興新的增長點。

44.jpg

浮梁勒功國營老茶廠展區

  “浮梁縣始終堅持‘政府引導、龍頭帶動、農戶參與’理念,積極探索茶產業扶貧新路徑,鼓勵引導茶企業、茶合作社與脫貧戶‘手拉手’,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重要作用?!痹撠撠熑吮硎?,在農業公司將脫貧戶扶持資金納入茶園及加工廠房基地開發生產過程中,該縣企業已與19個行政村簽訂協議,待產生收益后,從2022年開始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33500元,簽定主體包括臧灣鄉8個行政村貧困戶191戶(445人)和峙灘鎮11個行政村貧困戶245戶(690人)。同時核定的扶貧項目(茶園開發)面積共計739.6畝,已與33個行政村(社區、場)簽訂協議覆蓋脫貧戶及易致貧戶戶數544戶(1433人),在2023年產生收益后,每年可為33個村(社區、場)增加村集體收入591680元。(魏 榮


消費日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消費日報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消費日報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消費日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消費日報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消費日報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消費日報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消費日報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
7. 聯系郵箱:xfrbw218@163.com  電話:010-67637706

標簽:
編輯: 王鐵生
相關新聞
在线购彩平台